申請執行人劉某:
我以前對執行法官存在著誤讀,總覺得他在推諉,甚至在偏袒對方。
直到我知道執行法官在背后做了大量的工作,才知道他付出的辛苦。
數次的調解,最終達成和解協議,才明白他的公正無私,雖然他沒喝過我一口茶,抽過一根煙。
被申請執行人喬某:
說實話,剛開始挺煩他的,隔幾天一個電話。
慢慢感覺到置氣解決不了問題,他確實也在替我和企業考慮。
人心都是肉長的,他替我考慮,我想也盡快把案子結了,好集中精力搞好企業。自始至終,他一直耐心地講法律、講道理。
執行法官嚴杰:
雙方當事人都有情緒,作為執行法官不能簡單地按照判決書執行,要看到其背后的矛盾焦點,真正做到案結事了。這也是一個法官的本職、本能、本分。
國慶節長假結束后,太原中院收到一份給院長的感謝信。感謝信里當事人劉某言辭懇切,從不理解執行局法官嚴杰,認為他推諉、偏袒對方,并向上級反映,到得知執行法官背后做了大量的工作,約見雙方當事人十幾次,反復做調解工作,最終雙方達成執行和解協議,感激的同時對初期的行為表示了深深的歉意。
遠在云南的當事人劉某在電話中說了5次“感謝嚴杰法官”,言語之間能感受到這是其發自內心;另一當事人喬某切身感受到嚴杰法官“為他的企業著想、盡快了結官司、讓企業早日良性發展”的執行工作思路,同樣表示“感謝嚴杰法官”。
在當事人送的感謝信上,太原中院黨組書記、代院長于昌明作出批示,“加強與當事人的溝通很重要,嚴杰法官做得很好,請執行局同志共勉?!?/span>
被問到劉某從誤解到感謝的情況時,嚴杰法官用樸實的語言說,“以公正無私的心把當事人的工作做好了,執行工作就做好了;當事人滿意了,我們也就踏實了?!?/span>
小編語記:
執行工作五味雜陳,可能大多數人看見的、記得的,是執行行為的成功與否,卻很少知道執行路上執行干警們的汗水與付出。每一次執行行為的背后,都透著兢兢業業、克己奉公。面對申請執行人的不理解或是責難,面對被執行人千般逃避、萬般抗拒,我們的執行干警依然執著地為心中那份追求堅守著。
當事人和人民群眾的批評或表揚,對我們干警是一種鞭策與鼓勵,更是激勵著我們干警公正司法、熱情服務。一封感謝信,不僅傳遞著一份感激之情,更透露出群眾對法官的信任與褒獎,這是對我們司法為民的生動詮釋。